国际粮食贸易与行业仲裁研讨会圆满举行
已被浏览1411次
更新日期:2023-11-08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2023年11月3日,国际粮食贸易与行业仲裁研讨会在盈科中国区总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盈科国际仲裁与调解研究院主办,邀请到GAFTA仲裁员、理事会前任理事、北京工商大学国际商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GAFTA\FOSFA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李时民,盈科国际仲裁与调解研究院顾问、律师陈晓暘作为演讲嘉宾。研讨会由GAFTA中国首席代表丁亚军担任主持人。
研讨会
主持人 丁亚军
GAFTA中国首席代表
会议伊始,GAFTA中国首席代表丁亚军为大家介绍了GAFTA机构的简要情况。他提到,GAFTA是一家国际性贸易组织,拥有超过100个国家的1900家会员企业,在北京、日内瓦、基辅、伦敦、新加坡设有办事处。协会会员主要从事谷物、动物饲料、豆类及大米从生产至最终消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贸易活动。GAFTA可追溯至1878年成立的玉米贸易协会与1906年的伦敦牛饲料贸易协会,自成立以来,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和保护会员权益,为会员提供标准合同、采料规则、称重规则、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提到,仲裁是一种优于诉讼的争议解决方案,具有速度快、规则化的优势,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在促进各会员企业间的友好共建、推进合作共赢方面有所助益。
陈晓暘
盈科国际仲裁与调解研究院顾问、律师
盈科国际仲裁与调解研究院顾问、律师陈晓暘带来《谷物与饲料贸易争议解决及最佳做法:律师视角》主题分享。陈晓暘律师首先对各位莅临盈科律师事务所表示欢迎,并为大家介绍了盈科的规模及国际化布局。他介绍到,自2001年成立以来盈科目前在中国区已拥有115家律所,盈科全球法律服务网络覆盖97个国家的167个国际城市,2026年底前完成100家海外直营律所的设立,在2022、2023 Global 200“全球律师人数”中蝉联第一。接下来,陈晓暘律师为大家带来了9个典型案例的细致讲解,从案件背景、双方争议焦点、合同相关约定、办案思路等方面详实的为大家展开分析,以律师视角探讨了谷物与饲料贸易争议解决的实例、做法,给与会成员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仲裁解决思路。
李时民
GAFTA仲裁员、理事会前任理事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商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
GAFTA\FOSFA仲裁员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茶歇过后,GAFTA理事会前任理事、北京工商大学国际商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GAFTA/FOSFA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李时民进行《国际粮贸合同履行与GAFTA仲裁》主题分享。他提到,作为仲裁员,看问题的角度与大家有所不同,仲裁员旨在关注合同的特殊情形,如违约情形、风险防控等。出现商业纠纷是正常的现象,应合理看待,同时,在商业阶段将问题控制好,亦可避免后期进入法律阶段。中国企业在国际粮贸市场主要以买方形式存在,而国际情势紧张可能对交货状况产生影响。随后,李时民教授从中国企业的角度,针对“non-delivery(未交货)”情形,为大家展开分析。如,收到“FM notice(不可抗力通知)”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可以通过再次确认对方意思表示、同对方重申合同条款义务、请对方确认是否执行等方式来进行二次佐证。如果确实碰到“FM events(不可抗力情形)”,可以在沟通中回应与提醒对方提交“FM evidence(不可抗力证据)”和“impossible to perform(不可执行证据)”等材料。
本次研讨会中,通过自我介绍、互动讨论、晚餐会等环节,与会成员加强了彼此间的友好交流。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各成员间通过线下交流增进友谊,为今后的合作建立了良好基础。与会成员纷纷表示,通过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的讲述,为大家在处理和应对国际粮食与贸易行业的商业纠纷提供了思路,颇具实用性。
至此,本次国际粮食贸易与行业仲裁研讨会圆满结束。未来,盈科将继续关注国际粮食贸易仲裁工作,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地经验,致力于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法律服务,为国际粮食贸易仲裁领域贡献更多盈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