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日日学丨中央小河会议
已被浏览36585次
更新日期:2021-11-19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12万余人,于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的地段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发起鲁西南战役,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为了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战略进攻后的有关任务,部署各战区的协同作战问题,1947年7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又称小河会议。会议在院子里临时搭的凉棚下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中央部门和西北地区领导人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贺龙、习仲勋、贾拓夫、张宗逊、马明方、王震、张经武,还有从晋南前线赶来的陈赓。
周恩来在会上总结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一年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消长趋势。指出:敌军在建制、人员、武器等方面,都损失了约三分之一,战斗力已大大削弱,这就为我们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来解决的设想。他说,从过去这一年的作战成绩来看,是有可能的。在政治上蒋介石也已更加孤立,更加众叛亲离。我们说五年,用不着公开宣布,还是要作长期准备,准备用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
会前,中共中央考虑到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战略突破后战局的变化和陕北的粮食供应问题,与西北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领导人磋商后,决定太岳纵队不来陕北,改为渡黄河南下,出击豫西,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从战略上配合陕北战场。为加强西北战场,会议决定组成以彭德怀为书记的西北野战军前委,使西北野战军进一步发挥牵制和逐步消灭胡宗南集团的战略作用,同时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这两个解放区的地方工作,使晋绥解放区进一步成为陕北的后方基地。
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对于实现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即不等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超过敌军,就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迫使敌人转入战略防御,改变敌我攻防形势,将中国革命推向新高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会后,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于8月初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大反攻。同时,陈谢大军于8月下旬渡过黄河,挺进豫西,到11月底,完成了在豫陕鄂边地区的战略展开任务。陈粟大军9月越过陇海铁路南下,11月中旬完成了在豫皖苏地区的战略展开。至此,三路大军都打到外线,形成了“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进攻态势,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来源:共产党员网)
历史上的今天重要论述
1935年11月18日
毛泽东在张村驿主持召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作关于战略方针的报告。报告指出:大量消灭敌人、猛烈扩大苏区和扩大红军是三位一体的任务,战略方针是攻势防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会后,毛泽东指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于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发起直罗镇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 此前,十一月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恢复红一方面军,辖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1946年11月18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蒋介石召开伪国大和准备进攻延安给各中央局的指示。指示指出: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一手包办的分裂的“国民大会”,此会开幕之日,即蒋介石集团开始自取灭亡之时。蒋介石军队即使用突袭方法,占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蒋介石灭亡的前途。蒋介石自走绝路,开“国大”、打延安两着一做,他的一切欺骗全被揭破,这是有利于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的。这个指示,第一次将“自卫战争”称为“人民解放战争”。这个指示和毛泽东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为中央起草的通知,合编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57年11月18日
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讲话,着重谈国际形势和团结问题。关于国际形势问题,讲话列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十件大事,来说明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认为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关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讲话指出:对同志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不是敌对分子、破坏分子,那就要采取团结的态度。对他们要采取辩证的方法,而不应采取形而上学的方法。什么叫辩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加以分析,承认人总是要犯错误的,不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他的一切。对犯错误的同志第一是要斗争,要把错误思想彻底肃清;第二,还要帮助他。一曰斗,二曰帮。从善意出发帮助他改正错误,使他有一条出路。同志之间有隔阂要开谈判。也就是说,在不损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下,接受人家一些可以接受的意见,放弃自己一些可以放弃的意见。这样我们就有两只手,对犯错误的同志,一只手跟他作斗争,一只手跟他讲团结。斗争的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叫原则性。团结的目的是给他一条出路,跟他讲妥协,这叫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这是一种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的统一是无往不在的。讲话还强调指出: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这篇讲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2018年11月18日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亚太各方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秉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宗旨,把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努力保持亚太合作势头,稳步迈向更高水平。 他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风起云涌。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认清世界大势,把握经济脉动,明确未来方向,解答时代命题。第一,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我们应该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各类自由贸易安排,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促进彼此协调,实现良性互动。要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抵制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要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要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我们应该全面平衡落实《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释放数字经济增长潜能,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增强数字经济可及性,消弭数字鸿沟,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让亚太地区人民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第三,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包容联动发展。我们应该深入落实互联互通蓝图,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引领,采取更多务实举措,让发展更加均衡、增长更可持续、机会更加平等、社会更加包容。第四,坚持深化伙伴关系,携手应对共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共谋发展这个公约数,探索解决共同挑战。要立足多样性实际,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交融互鉴,在良性竞争的同时互利合作,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党史回眸
1986年
11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的通知》指出:当代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这对我国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对国防实力的增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3年
11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依据这个条例,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培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基层党建活动、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
2014年
11月18日 习近平慰问中澳南极科考人员并考察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他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开展南极科考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30年来,中澳两国科考人员开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历史瞬间
1946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起草的给各中央局的指示中,第一次将“自卫战争”称为“人民解放战争”。图为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