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律师事务所

盈科律师事务所

法律咨询热线  400-700-0148

盈科律师事务所 盈科律师事务所

百年党史日日学丨四渡赤水战役: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已被浏览4473

更新日期:2021-04-26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1935年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贵州赤水河之间,巧妙地在国民党重兵中迂回穿插,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在反复调动和疲惫国民党大军的过程中,成功地摆脱了遭受敌人重兵围追堵截的危局,乘隙实现了北上和四方面军会师的战略目标。此即长征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

一渡赤水

鉴于贵州贫瘠、落后,并且多山、多河,战略周旋不便的情形,遵义会议决定改变黎平会议确定的以黔北为中心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定,决定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据此,中革军委制定《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计划在宜宾与泸州之间北渡长江入川。中央红军从1935119日开始,3路纵队逐次向川黔交界处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

127日,中央红军推进到赤水河以东地区,并攻占土城、二元场、习水等地。但川军已先于红军占领赤水城,并置重兵在土城以东堵击红军。为打开北渡通道,中革军委以红1、红9军团阻击由赤水、习水南进的川军,以红35军团为主力围歼土城地区的川军。28日,红35军团向土城、青杠坡地区的川军发起猛攻。但由于敌情有误(不是侦察的4个团6000千人,而是9个团1万多人)、对川军战斗力了解不够,红军经过激战,虽然予敌重创,但未能取得预想战果,并遭到川军疯狂反扑。由于战斗形成对峙状态,各路国民党军奔集前来,再战将使红军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于是,毛泽东建议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河西进。中共中央接受了他的建议。129日凌晨3时,中革军委命令中央红军:“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南部西进”。中央红军随即从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分路西渡赤水河。此为一渡赤水,摆脱了严峻的敌情。

二渡赤水

中央红军西渡赤水河后,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计划经古蔺南部寻机从宜宾以上的金沙江抢渡。川敌立即以8个旅分路追截,以4个旅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黔敌和滇敌分路向川南追来。

鉴于敌人已经加强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进逼的情势,2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放弃渡江北上四川的计划,“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并命令各军团迅速脱离追敌,改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这时,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一路军,在湘西“围剿”红26军团;将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敌军组成第二路军,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辖吴奇伟(4个师)、周浑元(4个师)、滇军孙渡(3个旅)、黔军王家烈(5个师)4个纵队,与川军潘文华(12个旅)一起,围歼中央红军于“叙、蔺以南,赤水河西,仁怀、毕节以北地区”。对此,他非常兴奋:“乃有堵截围歼之望”。

针对国民党军大量被吸引到川滇边地区的形势,210日,中共中央决定转兵东进,再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黔北进军。211日,红军分三路由扎西秘密回师东进。18日至21日,分别由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

红军的回师东进,乘虚直入,2月底3月初,经5日激战,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一直打到乌江边,消灭吴奇伟纵队2个师、黔军王家烈部8个团,缴枪2000多支,俘敌3000多人。取得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并且是对“追剿”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大胜仗,获得大量武器弹药等物资补充,士气受到很大鼓舞。

三渡赤水

红军东进,完全出乎蒋介石意料,他恍惚、焦虑,在日记中写道:“匪向东窜乎”,其“向东回窜,颇可顾虑”,感到“局势严重”,但又自慰说“遵义又陷,是围剿良机”。32日,蒋介石飞赴重庆,部署对红军发动新的围攻。他认为中央红军“似拟经湄、凤东渡乌江,希与萧贺合股”,因此:令周浑元纵队和川军郭勋祺3个旅会攻遵义;令湘军何键部3个师“以主力守备乌江沿岸”,又令吴奇伟一部及黔军一部“守备乌江上游”,以“歼灭该匪于乌江以西、巴黔大道地区为目的”。把防止中央红军东进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作为主要决策点。

为了实现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中革军委决定打击一直对红军紧追不舍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为此,34日中革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委。35日,朱德、毛泽东发布《前敌司令部关于消灭(周浑元部)肖、谢两师的部署》。但由于周浑元纵队坚守不出,红军为达到目的而被迫于315日发起鲁班场攻坚战,结果激战一天,未能攻克。鉴于敌人蜂拥而来,中革军委决定红军“全部渡过赤水河西岸寻求新的机动”。317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向西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

四渡赤水

红军突然三渡赤水的行动,再次搞晕了蒋介石。他在3月16日日记中写道:“匪由茅台西窜。其再转南?转北?抑留一部于东面乎?”17日写道:“匪果西窜古蔺乎?”18日写道:“匪向古蔺东南地区窜进,其将越赤水河南而西窜乎?”他惊恐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集各军迅速再向赤水河西集中,并令各地星夜赶筑碉堡,企图用紧密衔接的碉堡封锁线,再度围困红军在赤水河以西,迫使红军在古蔺地区决战。

红军三渡赤水的目的,是要把国民党各路军队再次调动到赤水河西岸,然后乘虚寻机东进。因此,中央红军在赤水河西只停留了5天,在蒋介石调动国民党军队蜂拥西来之际,3月20日下午,中革军委下达四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我野战军决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限二十一日夜由二郎滩至林滩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21日夜,中央红军以突然行动闪电式四渡赤水,把正在赶筑碉堡的国民党重兵抛在赤水河西。26日,红军再次迫近遵义地区。

红军四渡赤水后,决定南渡乌江。为此,中革军委令红九军团伪装红军主力部队,向西面打鼓新场一带急进,吸引乌江地区的国民党军北上。在乌江沿岸设防的国民党周浑元纵队被迷惑,尾追红9军团而去。红军主力乘虚南进抢渡乌江,杨尚昆回忆说:“30日,我们到达乌江边时,南岸的守敌只有一个营,我军先头部队在风雨呼啸中乘竹筏渡乌江。第二天,大军分三处架设浮桥过乌江。”此举,把国民党大军甩在了乌江以北(担任诱敌任务的红9军团在完成任务后,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归还建制)。

战略性的伟大胜利

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后,毛泽东计划“调虎离山”,“把滇军调出来”,然后乘虚进军云南。即以佯攻贵阳的声势,迫使蒋介石把驻防黔西、阻挡红军进入云南的滇军孙渡部东调贵阳,以便打开红军西进云南的门户。为此,以中央红军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扎佐、狗场,前锋逼近贵阳。

当滇军和其他各路敌军急速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出其不意地急转向南,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并以一部直逼昆明。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在滇军东调回防不及的情况下,急调各县民团防守昆明。而红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乘虚迅速向西北方向前进,于5月初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谷深水急的金沙江,前往与四方面军会师。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决定性战役。通过灵活变换作战方向,迷惑和调动敌人,掌控战场主动权,创造战机,既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大军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又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因此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本文来源于【理论网】学习时报 作者:李东朗)

历史上的今天

1936425

中共中央发布《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首次公开把国民党列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宣言表示:在全中国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特向全中国各党各派郑重宣言:不管我们相互间有着怎样不相同的主张与信仰,不管我们相互间过去有着怎样的冲突与斗争,然而我们都是大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抗日救国是我们的共同要求。为抗日救国而大家联合起来,为抗日救国而共赴国难,是所有我们中国人的神圣的义务!宣言还提出了五个条件作为共同行动的纲领。

1945425

朱德在中共七大上作军事报告。报告分抗战八年,论解放区战场,中国人民抗战的军事路线,今后的军事任务和结束语五个部分。报告系统地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经验,论述解放区战场创造、发展、壮大的历程,分析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和共产党的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并从建军原则、兵役制度、养兵、带兵、练兵、用兵、政治工作、军队指挥等方面,阐述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还指明今后的军事任务。报告指出:从全民总动员、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积极打击日寇出发,从团结军民、团结官兵出发,从团结一切友军出发,从积极打击敌人增强自己的战略战术出发,这样就构成了一条中国人民的抗日的军事路线,这是解放区战场获得胜利的关键。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它来自人民,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报告提出:今后的军事任务是,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抗日友军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要准备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到抗日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现在已临到在实际工作上逐渐地去准备实现的时机了。我们全军干部必须善于在思想上、工作上准备实行这种转变,以迎接这抗日大反攻的战斗。这篇报告以《论解放区战场》为题,收入《朱德选集》。

194942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约法八章:(一)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二)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凡属私人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农场、牧场等,一律保护,不受侵犯;(三)没收官僚资本;(四)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五)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及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所有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六)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七)有准备有步骤地废除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八)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篇布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56425

毛泽东在有省市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这篇讲话,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讲话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好好地利用沿海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防不可不有。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有更大的进步。(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不能只顾一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要适当调整。要给工厂一定的独立性和权益。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七)党和非党的关系。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应当肯定,还有反革命,但是已经大为减少。只要中国和世界上还有阶级斗争,就永远不可以放松警惕。但是,说现在还有很多反革命,也是不对的。今后社会上的镇反要少捉少杀。(九)是非关系。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讲话强调: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这篇讲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999425日  

江泽民致信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教授,祝贺《中国通史》全部出版。信中说: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苦痛。对这个历史宝库,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作出新的总结。这对我们推进今天祖国的建设事业,更好地迈向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一直强调,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领导干部应该读一读中国通史。这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能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我提倡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而讲政治、讲正气,也是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作基础的。

2016425

习近平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他强调,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党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1945

425日-626日 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626日,通过联合国宪章。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在宪章上签字。

1956

42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并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报告还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57

425日 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简称“广交会”)。此后,每年在广州举办春、秋季两次出口商品交易会。自2007年起改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2015

4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9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2016

425日 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1945425日,朱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法律咨询电话: 400-700-0148

English Service: 400-700-1516

Read More About Us

盈科中国大陆地区

盈科全球法律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