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律师参加第六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平行论坛一第3单元并作主题发言
已被浏览273次
更新日期:2023-11-30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2023年11月17日,第六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圆满举行。下午十六时许,平行论坛一第3单元“法典化时代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正式召开。
盈科国际创始合伙人、全球合伙人、全球董事会执行主任杨琳担任主持人。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院长孙明,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沈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南翔,外交学院法学院客座教授Marcus De Freitas,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海,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铈瀚参与圆桌论坛。
杨琳发言
杨琳女士围绕自己的实务经验以及ESG体系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组织了圆桌会议。
孙明发言
鲁东大学盈科法学院院长孙明指出,传统模式下政商关系的界限比较清晰,营利活动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属于不同主体应当考虑的事务内容。随着观念的进步以及国家追求溯源治理的问责形式的推出,ESG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很有必要。国资委及其他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ESG报告的撰写和披露要求进行了相关规定,既体现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也展现了和国际接轨的趋势。企业应当主动认清形势,积极主动地应对规制要求,理论界也应当做进一步的探索以保证理论能够满足实践的需要。
沈健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沈健指出,ESG的落地经过了一个从幕后移至台前的过程。千禧一代对于交易的关注点愈发向环保靠拢的事实,以及人们对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呼吁,都要求我们参与到ESG体系的建设之中。ESG体系的建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监管部门应当发力要求企业发布满足ESG标准的报告。现在的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实现与世界接轨。
孙南翔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南翔指出,新时代ESG体系建设有更加丰富、立体化的要求,加入了落实绿色发展、廉洁反腐败等一系列的时代元素,ESG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宽广的价值体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如何行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借鉴世界的优秀做法,世界也需要中国声音的表达。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已经开始注重自觉完成ESG的发布,中国不应仅作为参与者,还应当自觉转入引领者的角色。
Marcus De Freitas发言
外交学院法学院客座教授Marcus De Freitas指出,现在ESG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在于,企业无法将这一工作理解为内生需求,而是将其当成了一种外源的负担。应当着力改变“可持续发展经由法律从自愿原则变成强制原则”这种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当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争取获得大家的共识和认可。
刘新海发言
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海指出,中国在碳交易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已然卓有成效,双碳战略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并有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与之配合。他结合自己处理的案件指出,实践中还存在着法律规定不完善的情况。盈科律师事务所目前已经和一些国内的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是国内首家成立了双碳服务法律中心的律所。
黄铈瀚发言
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铈瀚指出,ESG体系的建立起初是一些较有实力和使命感的企业和组织自发进行的工作,在体现企业使命感的同时也显现出了自发行为容易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由于ESG体系建设发展不够迅速,人们认为“应当将信息披露从自愿原则转为强制原则”。他还指出,在ESG建设过程中应当及时避免企业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将价值链条纳入企业的工作理念。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