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交流会议圆满举办
已被浏览1156次
更新日期:2024-10-22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为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深化落实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推动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2024年9月26日,盈科律师事务所与杜伦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就“国际合作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会议。
参观环节
会议开始前,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磊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文亮一行参观了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全球总部与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总部,对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化布局、法律服务情况、公益文化活动、数智化建设、低碳环保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
主持开场
主持人:郭琪 盈科全球董事会董事、总部业务管理部负责人
会议伊始,盈科全球董事会董事、总部业务管理部负责人郭琪对陈磊副院长以及张文亮副教授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参会嘉宾及交流主题。
座谈交流
李正 盈科全球董事会副主任、中国区董事会主任、中国区执行主任
陈磊 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磊教授首先对盈科律师事务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理念表示高度赞赏。陈磊教授深入分析了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特别强调作为学院制大学的代表,杜伦大学所具备的强劲实力与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进一步指出,英国法律行业具有显著的本土特色文化,而融入这一特色文化体系对于涉外法治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杜伦大学法学院这一平台,能够有效开展中英两国法律界的良好沟通与学术交流,以更好促进涉外法治建设的发展。最后,陈磊教授肯定了日前举办的“人大-盈科-杜伦”涉外法治研学营第一期活动中盈科律师的优异表现,同时表达了对于未来合作的美好愿景,期待通过所校合作的模式持续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与国际法律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张文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文亮对中国人民大学与盈科律师事务所前期开展的交流合作活动进行了回顾。他强调,长久以来双方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并对盈科律师事务所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展所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张文亮副教授呼吁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抓住当地市场,利用大数据和法律服务整合资源,以增强中国法律服务的国际影响力。他还指出推动国际法律合作的重要性,并表示期待能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多方合作与共同发展,进一步推动涉外法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涉外法治人才而努力。
吴宏浩 盈科北京国际投资与矿产能源法律事务部主任
盈科北京国际投资与矿产能源法律事务部主任吴宏浩律师分享了参与“人大-盈科-杜伦”涉外法治研学营项目的心得体会。他指出在此次研学营活动中收获颇多,特别是对国际商事仲裁实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强调,在赴英研学期间,与当地学者和律所的互动增强了自身对普通法、英国律师行业与国际商事仲裁实务的理解,也感受到对方的欢迎与支持。他提出,盈科应更积极地寻求与本土律所的合作,融入当地话语体系,这样能更有效地进入国际市场。吴宏浩主任建议加强与国内外顶尖高校法学院的沟通与合作,并建立与国际律师的联系,以便在处理涉外业务时获得更专业的支持,提升律师在国际市场的法律服务能力。
刘建伟 盈科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
盈科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建伟作为参与“人大-盈科-杜伦”涉外法治研学营的律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研学心得。他提到,通过为期10天的交流与学习,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深入了解了国际仲裁的实践案例,受益良多。刘建伟主任表示,盈科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离不开高校的支持,期待未来能与国内外高校在课程体系开发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此外,他建议探索线上课程和远程学习的形式,以更便捷的方式加强各方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促进未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李华 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副主任、全国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
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副主任、全国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华对陈磊副院长和张文亮副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了此次交流会议的成功与所校合作的重要性。她指出,盈科律师事务所始终秉持着“无公益,不盈科”的理念,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盈科律师事务所与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资助科研课题、举办学术论坛、提供实习机会等,这充分展现了盈科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对社会责任的切实履行。李华主任还表示,期待未来能与国内外高校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促进法律实务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推动涉外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至此本次交流会议圆满结束。盈科律师事务所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致力于深化校所合作,实现法学人才培养新目标,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未来,盈科律师事务所将进一步携手各方,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推进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