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包方以“不可抗力”为由解除合同,承包方如何绝地反击? ——HW公司与BK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已被浏览22027次
更新日期:2021-04-06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案件详情:
2017年9月27日,HW公司与BK公司签订一份《河北XX县深层地热集中供暖项目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合同》,约定自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双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且承包人收到发包人工程预付款后该合同生效。HW公司随后即根据BK公司的进场通知开始进场,并根据BK公司的指令与专业分包单位签署了分包合同,垫付了设计、勘探等费用。2017年10月18日BK公司向HW公司支付1112万元预付款,合同开始生效。2018年10月12日,项目公司GP公司突然无故给HW公司发送《解除合同通知函》,单方解除总承包合同,并要求HW公司撤走现场人员和物资。2019年2月27日,HW公司向BK公司寄送了河北XX县深层地热集中供暖项目结算书,但BK公司迟迟未予对HW公司报送结算价款进行审核确认。2019年5月28日,BK公司向河北XX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HW公司返还预付工程款8763796元。HW公司认为BK公司诉求并无事实根据,其行为构成根本性违约,应承担支付工程价款、赔偿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违约责任,于是委托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何拥军律师代理应诉并提出反诉,请求一审法院:1、判令BK公司支付工程签证费用、垫资费用、违约索赔等等各项费用共计17513878.42元(除预付款11120000元外,另赔偿6393878.42元);2、HW公司对“深层地热集中供暖项目”已完成部分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3、本案诉讼费用由BK公司承担。 诉讼中,HW公司申请工程造价鉴定,2020年7月29日,ZZX公司出具《工程造价鉴定意见书》,该意见书确定:(1)已完工工程造价为3130630.13元;(2)勘探费及特许经营费为7860000元;(3)垫资及垫付费用为2471425元;(4)总包管理费(前3项×4.5%)=605792.48元;(5)项目管理损失费用为178652元;其他“工期延误索赔费用”、“银行利率索赔”未计入本次工程造价鉴定意见。“可得利益损失”因发包方原因合同终止,承包方本应客观存在的可得利益导致无法实现。 一审法院判决结果:一、驳回原告BK司的诉讼请求。二、反诉被告BK公司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二十日内支付给反诉原告HW公司1452870元。三、驳回反诉原告HW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73146元,由原告BK公司负担。反诉费28279元,由BK公司负担8938元,由HW公司负担19341元。
律师策略:
主办律师承办本案后,首先审查了案涉合同、签证资料、往来函件、会议纪要、采购合同、结算资料等基础证据材料,接着又到项目地实地查勘了施工现场,与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了沟通了解,制定了收集证据材料清单。特别是重点调查了涉诉工程在当地的后续建设情况,当地政府出台的指导性文件是否是确为“不可抗力”等因素,掌握了当地政府在收回原告特许经营权后,再次招标特许经营公司这一重大关键信息。根据HW公司提供的资料,主办律师认为案涉项目合同属于有效合同,不属于当地政府禁止采用的施工方式;根据情势判断,HW公司已无继续与BK公司合作之可能,诉求集中在支付已完工程款、违约索赔、延误赔偿、利息损失、可得利益损失等。经反复论证研究,主办律师认为,原告BK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约行为,HW公司可依据合同向BK公司主张确认解除合同无效、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由此,主办律师提出了在应诉中正面突破,推翻原告BK公司“不可抗力”的观点,同时借力打力,支持本方反诉请求的代理思路。主办律师召集团队人员对案件进行研判,重点研究“不可抗力”的相关法律规定,从法规条文、指导案例、专家观点中寻找法律支撑和理论支撑。针对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提交的证据逐条逐项进行推演,模拟BK公司可能使用的诉讼方向和抗辩理由,进行全方位的准备。 在随后庭审中,主办律师紧紧扣住“不可抗力”是否存在这一关键要点展开质证和法庭辩论。在本诉部分,主办律师精确阐明了HW公司利用地热的具体工艺方法与当地政府明确禁止地下水开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据此主张所谓的“不可抗力”存在;巧妙利用对方所提出的“政府收回特许经营权”的证据,结合政府将涉案项目重新招标的事实,有力驳斥了对方观点,进一步说明了工程无法继续进行是因为原告BK公司自身原因,证明了原告严重违约的事实。在反诉方面,主办律师此前进行的充分准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种往来文件清晰明了、费用核算准确清楚、签字手续齐全完备,不给对方留下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为本案最终取得理想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审法院对于主办律师充分的准备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基本采纳了主办律师的全部观点。
案件结果: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围绕双方诉辩意见,归纳争议焦点,并分别评述如下: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原被告之间终止双方所签订的合同的原因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017年12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地下水超釆区、禁止开釆区和限制开釆区范围的通知》,该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该通知规定,XX县属于地下水禁采区,在该区内,不得开凿新的取水井,不得新増地下水取水量。本院认为双方的合同采用的供热源为地热水,地热水是水也是矿产,开釆地热水需要办理取水许可及采矿证。而禁釆区内不得开凿新的取水井、不得新增地下水取水井。但该合同所涉项目不全是新增取水,按照合同终止时的政策,是可釆取回灌措施的,可以在取得釆矿权的前提下继续使用原有的地热井,且在该文件下发后合同一直履行至2018年10月31日,因此原告(反诉被告)将该文件作为不可抗力的意见不能成立,双方终止合同的原因不是不可抗力。双方终止合同的原因在原告(反诉被告),原告(反诉被告)应当支付被告(反诉原告)已进行的工程款和可得利益。 关于本案另一焦点,被告(反诉原告)已经完工的工程造价,因已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了鉴定,本院釆信鉴定意见。 原告(反诉被告)诉求被告(反诉原告)返还部分预付款的请求,因被告(反诉原告)已经完工的工程款超过了原告的预付款,对其请求无法支持。 反诉原告(被告)请求反诉被告(原告)支付款项的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但其请求的数额过高,不符合法律事实,超过部分予以驳回。反诉原告(被告)应当得到款项共计12572870元,反诉被吿(原告)之前已经支付 11120000 元,应再付 1452870 元。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九十八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如下:一、驳回原告BK公司的诉讼请求;二、反诉被告BK公司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二十日内支付给反诉原告HW公司1452870元(支付方式为:与预付款给付方式相同);三、驳回反诉原告HW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送达后,HW公司和BK公司均没有上诉,BK公司主动履行了判决确定的付款义务,此案圆满结束。
典型意义:
不可抗力条款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一般都会体现,但在合同履行中以“不可抗力”为由解除合同事由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最终获得法院支持的不是很多。本案中律师准确把握住了“不可抗力”的精神实质,找准关键节点、绝地反击并获得成功,不仅让违约方承担了应有责任,而且也成功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法院裁判文书的公开,又给公众法律实践提供了权威引领作用,彰显了法律对契约保护,对违约失信进行惩治的立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