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解读 企业科创板IPO过程中的专利策略
已被浏览424次
更新日期:2022-06-07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截至2021年底,我国现有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2018年11月5日我国宣布设立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科创板的设立为专精特新及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上市途径。科创板对企业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专利审核更加严格,有部分企业因专利问题导致上市被否或主动撤回。本文结合企业在科创板IPO中常见的专利问题,为准备进行科创板IPO和正在进行科创板IPO的企业提供相应的专利策略。
一、 企业科创板IPO过程中常见的专利问题
1. 专利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
科创板IPO申报过程中,需要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清单,包括专利数量、法律状态、权利人等基本信息。上市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因没有准确披露专利信息而导致被否或主动撤回。
2. 专利由股东、高管、创始人、关联公司等持有,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专利的专利权人应当是企业,不应由公司股东、高管、创始人或关联公司持有;专利如果作为无形资产出资,专利权人应当及时变更为企业,否则可能会造成出资不实的后果。
3. 专利许可协议存在问题
如果企业使用的某项专利技术来源于专利权人的授权,那么双方需要签订明确具体的专利许可协议;如果未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或者双方发生专利许可协议纠纷,都会给公司经营造成潜在的风险。
4. 专利权属纠纷
企业的专利权不应存在权属纠纷。专利权属纠纷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与员工的专利权属纠纷,第二类是与合作方的专利权属纠纷。其中第一类又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企业的入职员工与上家雇佣单位存在专利权属纠纷,第二种是企业的离职员工与企业存在专利权属纠纷。
5. 专利技术的来源
有部分企业的专利技术是通过购买或者收购关联公司取得,发行审核委员会关注的重点在于考察企业是否真正具有可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而非仅仅通过“购买”的方式满足科创板上市指标。
6. 专利与核心技术的对应
专利与核心技术是否对应,是判断是否符合科创板条件的要素,也是判断企业核心技术能否得到专利保护的关键。
7. 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时间
专利数量达标是申报科创板的基础要求,并且专利申请时间的连续性与合理性是企业研发能力可持续性的外在体现。
8. 核心技术人员与发明人
研发人员的占比是申报科创板的指标之一,核心技术人员也是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核心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应当主要是核心技术人员。
9. 重大专利纠纷
重大专利纠纷是指起诉标的额大的专利侵权纠纷、核心专利的无效纠纷以及核心专利的权属纠纷等。科创板IPO申报阶段是重大专利纠纷比较频发的时间段。截至2021年7月,在科创板IPO过程中已有31家企业遭遇了专利纠纷,有部分企业因产生重大专利纠纷导致IPO被否或主动撤回。
二、 企业科创板IPO之前的专利策略
为提早解决企业在科创板IPO过程中遇到的专利问题,增加IPO的通过率,建议企业提早聘请知识产权专业人员介入,为企业制定合适的专利策略。专利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全方位的专利布局
对企业的核心技术,以专利维权为导向进行专利布局,争取形成技术壁垒。进行专利布局重点考虑以下问题:第一、核心专利的发明人应当主要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第二、核心专利注重以维权为目的进行布局,争取形成技术壁垒;第三、核心技术注重国外专利布局,在主要竞争对手和主要市场所在地需要布局专利;第四、专利布局要有连续性,企业应当在每年度保持一定的专利申请量;第五、专利布局要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技术,通过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及时调整企业的专利布局;第六、核心专利与主要营业收入的专利产品要保持一致性。
2. 建立科学的专利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专利管理制度,包括企业专利管理办法、专利申请制度、发明人奖励制度、专利权属制度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发明人的积极性、将核心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加强专利申请后的管理等。
3. 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
企业需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防止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动造成核心技术外泄。
4. 对主要产品提前进行FTO
企业的主要产品在研发立项时、产品上市前、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前、企业IPO前等关键环节需要进行FTO,提前了解相关技术领域和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及早排查出有风险的专利,及时提出专利无效或者设计规避方案。
5. 提早做好专利的尽职调查
企业在科创板IPO之前,要提早做好专利的尽职调查,包括专利的数量、法律状态、专利权人、专利权属等。
6. 提早设计好专利诉讼应对方案
企业在IPO之前要认真分析风险专利,并做好在IPO过程中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应对方案。
三、企业在IPO过程中遭遇重大专利侵权纠纷的应对策略
企业在科创板IPO过程中遭遇重大专利侵权纠纷,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主要应对策略如下:
1. 充分披露专利侵权诉讼的诉讼情况、目前所处阶段和案件的最新进展。企业在IPO过程中遭遇重大专利侵权纠纷必须及时充分披露专利侵权诉讼的信息。
2.进行专利侵权对比分析。委托专利律师或鉴定机构对涉案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进行分析,并出具法律意见或鉴定意见。如果涉案产品不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之内即不构成侵权,可以将本法律意见或鉴定意见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
3. 进行涉案专利的稳定性分析。委托专业人员对涉案专利进行检索分析,并出具专利稳定性分析报告。如果涉案专利具有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可以将专利稳定性分析报告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并同时启动涉案专利的无效宣告程序。
4. 制定专利侵权案件的应诉方案。委托专利律师针对专利侵权案件出具应诉方案,并将应诉方案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
5. 说明涉案产品在发行人公司的营收比重。按照实际运营情况,说明涉案产品在发行人公司所占的营收比重,并将该情况说明递交发行审核委员会。
6. 涉案产品如果被判停止侵权,预计发行人可能要因此承担的赔偿损失的数额,以及因停止侵权给发行人造成的损失数额。
7. 涉案产品是否有改进和升级方案。如果涉案产品能够通过改进或者升级,使其不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之内,则企业即使在专利诉讼中败诉涉案产品也不需要停止生产。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交改进或升级方案,以及专利律师出具的FTO报告提交给发行审核委员会。
8. 主营产品是否涉嫌侵权。面临重大专利侵权诉讼时,发行人应当主动对主营产品进行专利风险排查,委托专业人员出具FTO报告,并将FTO报告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
9. 实际控制人承诺承担因专利侵权案件带来的全部损失。
10.与原告主动进行和解,以加快IPO的进程。
以上是企业在IPO过程中遭遇重大专利侵权纠纷的十大应对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专利侵权纠纷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专利侵权纠纷应对策略。
综上,未来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会在科创板上市,企业需要提前制定专利策略,以避免上市过程中遭遇的专利问题,加快科创板上市的进程,提高上市通过率。
作者简介:王柱 律师、专利代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