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热线  400-700-0148

盈科|解读 以“纯白色真姬菇菌株案”为例探讨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已被浏览695

更新日期:2022-09-08

来源:盈科律师事务所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理“纯白色真姬菇菌株”的发明专利侵权案件我国首例微生物专利侵权案件,案号为:2020)最高法知民终1602号。本案件确定了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对未来处理类似案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本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微生物的鉴定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一、 涉案专利基本情况

      1. 涉案专利基本信息

专利号:ZL201310030601.2

发明名称:纯白色真姬菇菌株;

申请日:2013125

授权日2015722

法律状态:专利权维持

专利权人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涉案专利授权文本中,1项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的内容为:

一种纯白色真姬菇菌株 Finc-W-247,其保藏编号是 CCTCC NO:M2012378。

3. 涉案专利审查过程

涉案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经过了两次审查意见,专利权人通过意见陈述并对权利要求做了形式上的修改,最终获得了授权。

最接近对比文件US2006/0041984 A1, 公布了一种真姬菌种,其生物学特征涉案专利一定的近似性,选育方法与涉案专利选育方法相同。

    4. 涉案专利无效信息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上对涉案专利查询,可以查询到涉案专利至少有一次无效宣告请求程序,并且已经做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维持专利权有效。无效宣告请求人采用的无效理由:涉案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和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四次无效宣告请求具体信息见下表:

序号

案件编号

无效请求人

请求日

决定日

无效结果

1

4W106212

天津鸿滨禾盛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17.8.30

2018.1.8

维持有效

二、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在微生物领域判断被诉侵权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形态学特征判断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缺一不可,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必须借助相关的方法、试剂、仪器在实验室中才能完成。为确定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需要采取鉴定手段、借助鉴定机构的专业能力。笔者结合“纯白色真姬菇菌株案”和微生物的专业知识,对微生物的鉴定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1. 全基因测序检测方法

全基因测序检测方法是指对涉案微生物进行全基因测序之后涉案专利保藏菌全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种菌种。

采取本方法可以精准确定微生物的全基因序列微生物基因存在突变的可能,因此即便是同种微生物,其基因序列也可能不完全一致。而对于两个微生物,二者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达到何种比例即可认定二者为同一种微生物,这一标准目前在该领域中并未形成共识。

关于微生物的基因序列比对,不仅是比对两者的基因序列有多少是相同或相似的,还有基因序列测序后的基因解读和分析,由于基因组结构的复杂以及测序过程中的偏向性等原因,确实很难根据二者相似程度的大小认定二者是否为同一种微生物。

因此全基因测序检测方法具有可能无法确认是否为同一种微生物的缺陷。本案一、法院也依排除了全基因测序检测方法。

2. 基因特异片段检测方法

SCAR分子标记技术是在RAP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直接反映被鉴定菌株的遗传本质。SCAR分子标记可以通过获得某个菌株的“株特异性”标记来实现菌株的鉴定。涉案专利说明书明确记载了与市场上主要栽培品种并且是亲本之一的白玉菇H-W,市场购买的真姬菇G-W以及日本葛城新育成的白玉菇GC-W菌株相比,所述保藏菌株具有特有的SCAR分子标记975bp片段。

本案中,涉案微生物具有特异性975bpDNA片段并且根据形态学比对,二者菌盖、菌褶和菌柄的颜色、形状、排列等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因此一、二审法院据此认定涉案微生物与涉案专利保护的微生物为同一种菌株。

基因特异片段检测方法可以方便快捷的确定涉案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结合形态学比对,可以确定涉案微生物与涉案专利保护的微生物是否为同一种菌株。但是如何确定基因特异片段会成为一个难点,大部分微生物专利仅是保藏了微生物菌株,在专利说明书中并没有记载基因特异片段的确定方法相应的基因特异片段。涉案专利说明书中完整记载了基因特异片段的确定方法,并确定了基因特异片段,后续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综上涉及微生物的专利侵权案件,因对于如何确定涉案微生物保存的微生物为同一种菌株存在较大争议,导致很多微生物专利无法用于维权。本案确定基因特异片段检测+形态学比对相结合的方式,为未来办理微生物专利侵权案件提供了指引。

笔者建议

专利权人在布局微生物专利时一定要考虑维权的需求,可以参照涉案专利说明书的记载确定基因特异性片段检测方法和相应的基因特异性片段“纯白色真姬菇菌株案”不但为如何办理微生物专利侵权案件提供了指引,也如何布局微生物专利指明了方向。

综上现阶段微生物鉴定方法的可行方式为:基因特异片段检测+形态学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专利侵权案件的增加,会有更多的微生物鉴定方法的出现。

作者简介:王柱 律师、专利代理师

法律咨询电话: 400-700-0148

English Service: 400-700-1516

Read More About Us

盈科中国区律所

盈科全球法律服务网络